精读经典、思路创新,践行大医精诚理念|全国政协委员、首届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1988级中医内科硕士校友张洪春毕业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受母校邀请,以一位老校友身份参加今天隆重的毕业典礼仪式。同学们,你们经过寒窗苦读,取得了优异成绩、顺利完成了学业,掌握了为社会做贡献、为患者解病痛的扎实本领,今天,即将走向社会,实现人生目标的新跨越。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母校的老校友,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

我是北中医88级硕士研究生、94级博士研究生。在母校学习期间,得到刘渡舟、聂惠民、王永炎、晁恩祥、王洪图、鲁兆麟等等一代代大师的亲授课程、指导和教诲,母校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临证精神,一直是指引我临床工作不断进取、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闪耀灯塔。我所就职的中日友好医院,与母校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大家专精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施展才华、不断提升的大平台、大舞台。借此机会,也对母校和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同学们,今天这个隆重的毕业典礼仪式,是你们的主场。你们将是实现中医药事业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主力军。在这里,有三点体会与同学们交流。
一是踔厉奋发,谱写中医药事业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2021年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2022年专家学者座谈会等多个场合都作出重要讲话、指示、批示。2019年,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近期又出台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同学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胸怀大局、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不负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新使命,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中医药事业发展新篇章。
二是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大医精诚”理念。
我们都很熟悉,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大医精诚”的为医之道,要求医者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充分体现了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
今天,同学们毕业了,或奔赴医疗岗位坚守医疗照护事业,或考入理想的学府继续深造热爱的学业。不管是医者还是学者,我们都要坚守初心和使命,要坚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要坚持“医道从德、术业求精”,要坚持“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我的导师晁恩祥教授,特别崇敬“大医精诚”,晁老始终以“大医精诚”严格要求自己、教育学生,极力推广“大医精诚”的理念。强调“精”为“学术精深,辨治精准,诊疗精湛”;“诚”则是“诚心、诚信、诚意”,也就是“对工作要有诚心,对中医学术要有诚信,对患者要有诚意”。在此,我愿以晁老“三精”“三诚”理念与同学们共勉,在医疗和科研实践中,发扬光大“大医精诚”理念,守护好我们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是多读书学习、善思悟创新,造福社会和人民。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善思悟、勤总结”,前辈们给我们指出了成为优秀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两点:读书学习与思悟创新。
关于读书学习,书籍就是望远镜,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重要途径,读书学习要“专”“博”结合,即要精读经典,也要博览群书。这样才能充实思想、提高素质,既提升专业素养,又拓宽视野边界。
关于思悟创新,则是在医疗科研活动中进行的思悟、探索,既遵循经典,又不囿于经典,就是善于总结规律,从临床、科研关键因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不断寻求解决当今疑难疾病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患者。例如,我们团队在晁恩祥教授带领下,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风论治咳喘病”的创新理论,指导研发了新的药物,既极大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又有效提高了中医药对感冒后咳嗽、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等的临床疗效,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从而实现了造福社会和人民的理想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广大青年要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要靠同学们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同学们,母校已经为我们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你们即将背起行囊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未来的工作中,有学以致用带来的喜悦,也会有偶遇挫折的苦闷彷徨,不管怎样,请记住一点:来自母校的爱与祝福将时刻伴随左右。
同学们,奋斗的人生是美丽的,奋斗的人生是精彩的。让我们以奋斗的姿态,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为人民的健康、中医药事业的振兴而努力拼搏,以优异成绩回报母校和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
最后,祝同学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祝愿母校蓬勃发展、再创辉煌。谢谢大家!
校友简介
张洪春,北京中医药大学1988级中医内科学硕士校友、校友会副会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医院中医部主任,保健医疗部主任,呼吸中心副主任,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学科带头人,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特聘副会长、肺系病分会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国欧盟协会理,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慢性病防治管理委员会副会长等;《世界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北京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国家及北京市自然基金委中医中药学科评审专家、国家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行业奖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教授、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37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肺系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以中医药防治肺系病、脾胃病的临床与临床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
以上内容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友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精读经典、思路创新,践行大医精诚理念|全国政协委员、首届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1988级中医内科硕士校友张洪春毕业典礼致辞》)
转载内容,文字,图片均属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