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春委员:做好中医药科普 让中医药更好惠及百姓
编者按: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为全面反映全国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一年来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成绩和经验,讲好委员履职故事,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对委员代表的建议提案办理成效,做好2025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预热宣传报道,我们汇集了人民政协报的三个系列报道、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建议提案办理见成效”等系列报道,为大会营造良好氛围。其中,人民政协报的“团结凝聚力量 奋斗铸就伟业”系列报道充分反映全国政协办公厅及各专门委员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相关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地方政协主席访谈”系列报道约访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政协主席,结合履职实际,畅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履职一年间”系列报道约请全国政协委员撰写署名文章,回顾2024年履职经历中的难忘瞬间和心得体会,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和履职风采。敬请关注。
2025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预热报道
“履职一年间”系列报道之七十八:张洪春委员:做好中医药科普 让中医药更好惠及百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决策部署,全国政协启动了“委员科学讲堂”活动,并将其作为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一项专项工作,致力于为提高社会大众科学素质作出政协贡献。我积极响应“履职尽责、科普为民,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的倡议,2023年9月随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赴四川省绵阳市和德阳市,开展“委员科学讲堂”之“科普万里行”活动,阐述中医药对防治呼吸道疾病的优势,分享中药与食疗相结合的养生妙招。
近年来,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们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更高、预防养生意识更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更活跃。2024年,我积极探索中医药科普和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新渠道,助力营造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让中医药更好惠及百姓。
一是提交提案呼吁强化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培育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土壤,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建议开发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课程,编撰适龄专业教材读本;制定鼓励名医名家走进校园相关政策,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把握中医药文化精髓,传承中医药精神内核;整合地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研学活动。
二是身体力行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4年10月底,我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中联)专家代表团团长,率一行50余人到访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并参加座谈会,双方就推动中医药学在全球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随后,又参加了第21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专家代表团与意大利中医药专家的友好交流,并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在缓解新冠患者康复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独特优势,赢得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赞誉。这一年,我还参加了国医大师晁恩祥学术思想交流会、调肝理肺治疗支气管哮喘——“桃李满天下”北京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大讲堂等诸多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活动;作为北京晁恩祥中医药传承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通过资助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活动,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利用新媒体做好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一方面,坚持传承我的恩师国医大师晁恩祥的学术经验,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使用“张洪春教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整理并宣传临证经验,2024年发布40余篇科普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录制国家老年大学国医名师课、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向群众科普实用的呼吸系统中医防治知识。
作为一名医药卫生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将继续围绕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建言献策,助力让中医药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副主任 张洪春)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5年2月27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