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两会中医策|张洪春委员:强化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中小学的普及

发布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93

“近年来,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陆续展开,许多地方也开始尝试在中小学校开设中医药课堂,编写中医药读本,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建议,强化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北京晁恩祥中医药传承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洪春

经过调研,张洪春认为,提高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效果需要解决好“由谁讲”、“讲什么”、“怎么讲”三方面问题。

张洪春建议:

一要制定鼓励名医名家走进校园的相关政策,鼓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专家走进校园,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专题讲座,为中小学生讲解中医典故,传播中医理念,分享名医故事等,帮助师生了解中医药文化。根据学校需求,对校医和保健老师进行中医药教学与培训,传授正确的中医知识,结合实际指导广大师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药知识正确预防近视、腰肌损伤、颈椎疾病等常见疾病,推广易学易练的传统健身操,增强身体素质。

二是开发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课程,编撰适龄专业教材读本。教育部门要加强与中医药有关部门合作,遴选出一批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中药师,与教育专家一起组建专业的编撰团队进行教材编制。按照教育阶段划分,根据学生接受能力不同,编写符合不同年龄身心健康需求的中医药文化教材,使其既包含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元素,又集权威性、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

三是整合地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研学活动。学校加强与地方卫健、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实践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认识中医药、种植中草药,学习识别、种植等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浓厚兴趣,使中小学生亲身感悟中医药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以上内容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转载内容,文字,图片均属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